加快提升我國建材制造業水平,推動向高質量、高端化、智能化發展,是從根本上改變建材行業發展不平衡狀態,實現我國建材制造業超越引領世界建材工業的必由之路,也是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戰略選擇,對于實現我國由建材大國變為建材工業的強國目標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的精神和實施《中國制造2025》發展綱要,從根本上提升我國建材制造業的發展水平,奠定實現《2030年中國建材工業“創新提升、超越引領”發展戰略》的基礎,特編制本發展綱要。
一、編制的依據與背景
黨中央、國務院面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形成的新的發展勢頭,在全球制造業競爭加劇,國內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為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作出了“加快建設制造強國”、“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科學決策和實施《中國制造2025》的重大戰略部署,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提出了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培育若干先進制造業集群”的明確要求。當前,《中國制造2025》及11個配套的實施指南、行動指南和發展規劃指南已全部發布,《中國制造2025》“1+X”規劃體系及頂層設計基本構筑完成,我國的制造強國戰略開始轉入全面實施階段。根據《中國制造2025》,到2025年,我國制造業要進入全球制造業第二方陣,邁入世界強國之列;根據中國建材工業《2030年中國建材工業“創新提升、超越引領”發展戰略》,到2030年,我國將由建材大國變為建材工業的強國,建材主要產業、主要裝備將由追趕、并跑到超越引領世界建材工業的發展。由此中國建材制造業的發展將決定著中國建材工業發展戰略實現的水準。
建材制造業是建材工業的重要基礎和建材行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體現建材工業進入新時代之后現代化、智能化、國際化發展進程的重要標志,是衡量中國建材工業在國際建材發展中的地位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建材制造裝備是生產建材產品的母體,它決定著產品優劣與使用價值,是當今建材行業轉型升級和實現超越引領世界建材工業的載體,是建材工業推進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的載體和主體。目前,我國建材制造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突出,雖然水泥、平板玻璃等產業的技術裝備與生產制造水平在引進消化吸收之后已進入世界前列,但是建材行業整體自主創新能力和自主知識產權仍顯得比較薄弱,一些核心技術裝備還處于追趕或并行的階段;多數建材產業制造水平與主要發達國家相比尚存在較大差距,尤其是在基礎理論研究、軟硬件開發、精加工、智能化、兩化融合、高端制造等方面存在明顯短板,具體表現在:基礎理論研究相對薄弱,裝備的研發、制造很大程度上還在跟隨和模仿,原始性的創新太少;研發與應用脫節,包括一些骨干的建材制造企業缺乏研發及應用研究,缺乏發展提升的頂層設計,研發投入不足,高素質、高水平的領軍人物匱缺;軟、硬件開發相對滯后且相互不匹配,影響了已有的硬件使用效率;精密度和精密加工(尤其是超精密加工的裝備和操作水準都比較低),一些產業的部分裝備的核心技術、關鍵部件和關鍵材料仍依賴他國,缺乏自立;智能化則處于起步初期階段,兩化融合集成協同效能低,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銜接融合程度低;復合型功能裝備和裝備配套能力弱,一些重大裝備、核心裝備長期使用性能不穩定,等等。
我國建材工業在進入信息經濟為特征的工業化后期之后,過去靠以引進發達國家的技術裝備為支撐的模式已無法適應我國建材行業新的發展尤其是向高端、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必須實現制造業向自主創新轉變,在提升制造業的前提下提升中國建材行業的發展質量和水平。由此在完成了追隨、追趕到接近于并跑之后,必須以“創新提升、超越引領”的戰略鞭策與實施中國建材制造業的創新提升,以此帶動我國建材工業向高質量發展,真正實現主要產業、主要技術裝備達到國際領先,全面實現中國制造與中國創造并舉。
二、發展形勢和面對的挑戰
1.全球制造業的提升發展格局決定了我國建材制造業的發展必須調整與提升。國際金融危機以后,德國、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分別推出“工業4.0”、“制造業回歸”、“高價值制造業戰略”、“再工業化”等制造業發展戰略,其意圖非常明確,即利用新的技術革命力圖搶占國際制造業的制高點。印度、南非等新興國家相繼制定“印度制造戰略”、“新工業政策行動計劃”等發展戰略,將發展制造業列為重大發展戰略。各國不斷加強對制造業的重視和提升,紛紛提出相關戰略,促使全球制造業再次提升式的競爭加劇,國際競爭格局隨之也面臨重大的調整與改變。由此中國制造業面臨著發達國家和其他的發展中國家的雙向擠壓。
中國建材工業的制造技術曾大多來自發達國家,在我國已經消化吸收自主創新實現中國制造之后,主要建材產品已經進入了產能嚴重過剩階段,而發達國家又進入了新一輪制造業的創新提升。中國建材工業要實現超越、引領世界建材工業的目標,各建材產品必須向高端發展,而要實現產品向高端發展首要必須實現制造業向高端發展。
2.《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貫徹實施,中國建材制造業發展綱要的提出將全面提升中國建材制造業的水平。“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內涵主要包括了“創新+融合+品牌+綠色+服務+國際化”,六個詞的內涵是一個全面“新”的概念,是一個全面提升的概念,是一個全面融合和全面延伸的概念,由此在創新驅動促進制造業全面提升的同時,智能技術的普及與融合,帶動發展綠色建材以及服務領域的擴展延伸,提升國際競爭力。對于這樣一個涉及與牽動方方面面發展與提升的戰略,無疑是革命性的提升、改革性的創新,要有目標的將建材制造業的發展放在推動行業整體發展的重要位置,擺在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首要位置,作為行業發展進步的重要舉措,舉行業力量認真推進與實施。
3.隨著國家一系列重大戰略與規劃的推進,建材制造業必須有自身的實施綱要。當前,國家正在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全面落實《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等一系列戰略,建材行業無論與國家重大戰略、規劃相匹配,還是實現自身的建材強國夢,都必須盡快制定建材制造業發展綱要,與引導全行業有目標、有目的、加以推進,以適應建材工業向高端、高質量發展,全面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發新需求,為淘汰落后產能和落后的技術裝備,贏得國際市場的占有率夯實基礎。
三、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和原則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新發展理念為指導,根據《中國制造2025》總體目標,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結合《建材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2030年中國建材工業“創新提升、超越引領”發展戰略》的實施,立足于建材制造業發展實際,以“三靠三堅持”的原則確定三大發展目標:即靠創新驅動整體推進建材制造業的全方位提升;靠科研院所、大企業共同聯手攻堅制造業關鍵技術的瓶頸使補短板有支撐;靠標準創新提升,做到普遍提升與淘汰落后技術相結合,優化建材制造業結構。在建材制造業2025發展整個進程中,堅持智能制造、堅持綠色制造和堅持融合制造的原則,從而確立中國建材制造業發展目標是瞄準世界建材制造業領先水平,使其目標與建材工業“創新提升、超越引領”的目標相一致;確立建材制造業技術與功能融合提升,不僅制造技術有重大突破與提升,而且制造過程貫穿綠色與智能化,運用現代新的信息技術貫穿其中;確立建材制造業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在國際競爭雙向擠壓的挑戰面前,顯示出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并舉的競爭優勢,進而把中國建材制造業帶進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
(二)發展與提升的主要目標
到2025年,建材制造業整體制造水平大幅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制造業不平衡的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取得重大突破;新型干法水泥、中國浮法玻璃“兩個二代”技術裝備研發達到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并舉,并帶動其他傳統產業進入中國制造與中國創造并舉的新階段,使中國建材行業擁有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技術裝備;無機非金屬新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特種陶瓷等新興產業裝備制造和加工水平取得長足發展,建材制造技術的高端化帶動建材產品高端化并形成一批進入航空航天、高鐵、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具有一定規模的跨界產業的高端產品;制造業與信息智能的融合為建材服務業的領域拓展、延伸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制造業技術、功能的提升,在增強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的同時,加快“走出去”步伐,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和產業集群,打造一批代表中國建材制造強國的“名片”企業、產品。
到2025年,傳統建材制造業技術與功能全面提升:
——建材行業高端智能化裝備的自主研發、設計、制造、系統集成能力和內在功能全面提升,質量、水平、功能和效率顯著增強,80%的高端裝備進入國際先進行列,50%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綠色制造功能與水平明顯提升,綠色制造,綠色應用、綠色周期明顯提高與增強,與“十二五”相比,建材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30%左右,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下降40%左右,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總量下降45%左右、氮氧化物排放總量下降35%左右,綜合利用工業固體廢棄物總量提高到40%左右。
——智能制造成效顯著,重點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基本普及,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84%,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64%。
——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取得實質性突破,創新體系基本完善,主要產業的裝備制造業以市場機制為紐帶形成的研發、設計、制造體系得以建立,在水泥、平板玻璃、建筑衛生陶瓷三大重點行業中建成100家以上的制造業創新中心。
到2025年,建材制造業向多領域全面擴展:
——隨著制造業技術與功能的提升,應用于航空航天、軍工、高鐵、汽車等領域的特種建材和專用制品不斷擴充和完善,配套的裝備和水平全面提升,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綜合保障能力超過80%。
——隨著制造業與信息、智能技術的融合,互聯網與建材制造業融合發展取得積極成效,智能制造的提質增效作用更加凸顯,試點示范項目運營成本降低50%,產品生產周期縮短50%。
——隨著制造業軟件開發設計的提升,我國建材制造業“大而不強”的國際形象基本改變,品質、軟件設計、模型設計、品種、品牌建設成效顯著,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明顯提升,形成50家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和一批產業集群,10個國際建材產能合作示范園區。
——隨著大數據、網絡新型智能功能的融合,建材服務業發展產業鏈體系基本建立,高端服務業比重和規模大幅提升,建材服務業收入達到建材總量的35%。
到2035年,我國建材制造業主要裝備技術進入世界建材制造強國陣營,水玻陶等傳統優勢產業智能、制造裝備率先實現超越引領,新興產業、綠色產業等短板產業的創新能力、科技實力大幅躍升,一大批關鍵、共性技術裝備取得重大突破,整體全面實現現代工業化。
到2050年,我國建材制造業強國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具有全球領先的技術體系和產業體系,全面引領世界建材工業的發展。
四、戰略任務
(一)加快傳統建材制造業創新提升、轉型升級
——向高端發展。圍繞建材工業“四基”,加快攻堅一批制約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關鍵共性技術和核心零部件、少數軟件,形成高端自主知識產權;著力開發高檔數控機床、3D增材打印機、智能工業機器人等一批建材高端技術裝備,實現一批重大裝備的工程化、產業化應用。
——向綠色發展。全面推進傳統建材制造業綠色改造,大力研發推廣能效提升、清潔生產、減排治污、循環利用等新一代綠色先進工藝技術裝備,積極開展示范應用,努力構建高效、清潔、低碳、生態、環保、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
——向功能型與智能結合體發展。依托優勢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相結合,大力推行建材自動化成套裝備、數字化車間、智能傳感器、嵌入式系統、計算機仿真系統、能源管控系統、智能儀器儀表、在線檢測設備的研發、融合及示范應用,搭建建材智能制造標準體系、網絡系統平臺、技術生產數據標準化數據庫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統,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建材制造業間的深度融合,促進建材裝備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
——向中國創造發展。瞄準國際領先水平,在引進、消化、國產化、再創新的基礎上,以“兩個二代”研發攻關為模板,實現從追趕、并跑到超越、引領,進而帶動整個建材行業在“創新提升、超越引領”的戰略實施中,全面推進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并舉。
(二)加快推進建材制造業向多方位擴展
——向新領域新需求擴展。圍繞對建材制品需求越來越大的汽車、石化、機電等領域,特別是提供特種材料的航空航天、軍工、電子、高新產業等領域,積極研發和提升配套技術和裝備,加快推進新需求領域的試點示范工作,深入開拓和挖掘新需求。
——向跨界擴展。深化建材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發展,加強產業鏈協作,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個性化定制、眾包設計、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行眾包設計研發和網絡化制造;鼓勵建材企業開發與推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固廢、危廢等技術裝備,積極向節能環保行業擴展。
——向國外擴展。以實施“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為契機,緊抓國際化發展業態,在加強建材裝備品質、品種、品牌建設的同時,加快我國具有優勢的玻纖、玻璃、水泥、建筑衛生陶瓷、石膏板等技術裝備的產能合作和“走出去”發展,提升國際影響力。
——向建材服務業擴展。延伸建材制造業服務鏈條,重點發展研發設計、工程總承包、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產業咨詢、檢驗檢測認證、節能環保、業務外包等高端生產務業,構建并形成涵蓋建材生產、經貿合作、商品流通、工程建設、節能減排、“走出去”、新興建材的多領域服務與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