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滲漏已經成為除建筑結構之外,影響建筑質量的第二大問題,對建筑安全與建筑壽命具有重要影響。
在今日上海舉行的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防水分會2019年會暨防水產業鏈發展論壇上,院士、專家學者、企業家、工程師們形成一個共識,那就是“只有建筑設計、建筑施工、材料生產等不同的產業鏈協作,才能共同提升建筑防水質量!”
11月15日,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防水分會2019年會暨防水產業鏈發展論壇在上海舉行。
中國建筑業協會會長、原住建部總工程師、辦公廳主任王鐵宏,中國工程院院士肖緒文,中國建筑業協會副秘書長景萬,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防水分會會長、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熊衍仁,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防水分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曲慧,河南省駐滬辦事處書記許春暉,國家建材大數據中心秘書長劉思敏,河南省平輿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禹衛東,河南省項城市政協副主席王養嶺,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防水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可文,青建集團控股集團副總裁張同波,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劉洪亮,浙江省二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春雷,江蘇省江建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趙林,以及來自上海、河北、遼寧、浙江、湖北、四川、黑龍江、青海、山東壽光、河南項城、平輿等地防水協會負責人,房地產開發企業、設計單位、施工企業、防水材料生產企業代表近300人參加了此次年會。
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防水分會副秘書長,《施工技術》、《城市住宅》執行主編梅陽主持了開幕式。
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防水分會會長熊衍仁致辭。熊衍仁會長表示,近年來,防水領域已不再是單純解決建筑屋面防水和滲漏的問題,在我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和社會多樣需求下,已經拓展延伸到地鐵、隧道、水下設施、地下管廊等方方面面建筑節能、建筑裝飾、建筑壽命等都與防水息息相關:既有建筑改造、居住辦公的舒適度均涉及到防水,也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需要我們做的事情還很多。為了提升我國防水產業鏈的整體技術水平,更好地實現服務國家建設、服務防水行業、服務會員的目的,我們要以新發展理念導向,以不斷創新為動力,以標準化建設為主線,抓緊制定團體標準,健全完善行業標準體系,繼續推進標準化施工,推動提升防水工程質量,努力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熊衍仁
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防水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可文以“大力加強標準化建設,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題,作了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防水分會2019年度工作報告。
2019年,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防水分會在開展信用評價活動,加強行業誠信建設;加強標準化工作,制定完善行業標準;宣傳典型優質工程,引導施工標準化;開展技術培訓交流工作,提升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加強技術咨詢工作,竭誠優質服務用戶;加強自身建設,提升服務水平等方面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2020年,協會將在堅持調查研究,強化行業管理,促進行業規范健康發展;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入開展技術活動,提升技術水平,保持行業高質量發展;堅持自身建設,增強服務能力,提升服務水平,以適應行業快速發展等方面下功夫。
張可文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在全國范圍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習近平主席指出,到2020年我國要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的目標。當前,我國扶貧工作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需要凝聚全社會的力量攜手同心,共同完成脫貧攻堅的艱巨任務。
江蘇凱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錢林弟宣讀了《建筑防水企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倡議書》。倡議書指出,“廣大建筑防水企業要緊緊圍繞脫貧攻堅的重點難點,從最直接、最現實、最緊迫的問題入手,充分發揮資金雄厚、人才薈萃、智力密集、勞動密集、市場廣闊的優勢,針對貧困地區所缺所需所盼,多措并舉、齊心協力,以開發式、造血式扶貧為重點,通過產業幫扶、就業幫扶、項目幫扶、培訓幫扶、互聯網+農產品銷售幫扶和捐資幫扶等多種模式,努力為貧困地區貧困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激發貧困地區的內生動力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助力貧困地區貧困群眾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錢林弟
為挖掘和總結行業中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推動防水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滿足要求越來越嚴、標準越來越高的防水工程所需,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防水分會聯合《施工技術》雜志社編撰《優質工程防水材料與技術白皮書(2019版)》。會上,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防水分會發布了《優質防水工程材料與技術白皮書(2019)》。
《白皮書(2019)》共收錄了20家企業的30個工程案例。會上,對入選企業頒發了白皮書入編證書。
會上還為上海禹銘防水保溫工程有限公司等16家新會員頒發了入會證書。
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防水分會副會長、河北省建筑防水協會會長楊際梅主持了一寧居防水產業鏈啟動儀式。
楊際梅
上海一寧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開來濕克威防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倪貴全介紹了防水產業鏈平臺情況。一寧居將從數據、連接和社群三方面給行業帶來變革。通過一寧居防水產業鏈平臺能實現“產能、客戶、技術、價值、工匠、金融、服務”鏈接共享,為防水企業賦能和提升價值。
倪貴全
河南省建筑防水協會、湖北省建筑防水協會、平輿防水協會、項城防水協會與一寧居防水產業鏈平臺簽訂了合作協議。
簽約儀式
論壇
論壇會上,中國建筑業協會會長王鐵宏以“綠色建造與高質量發展”為題,介紹了建筑業的最新發展趨勢。他表示,從建筑產業轉型升級來分析,它是指全領域(即廣義基本建設)、全過程(即包括設計、施工等)、全產業鏈(即包括基本建設所涉及到的所有相關產業鏈條方面)的全面轉型升級,即“四全”。
王鐵宏會長特別指出,滲漏有三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地基沉降引起的結構開裂問題,一個是混凝土的開裂問題,最后才是防水質量問題。“你們別把所有的(滲漏)問題都往自己肩上扛,有些是防水(質量)問題,有些是建筑結構問題,要有所區分。”
王鐵宏
中國工程院院士肖緒文介紹了防水行業的現狀,國外防水工程的經驗,滲漏的原因和對策,以及《建筑與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規范》研編成果介紹。他表示,《建筑與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規范》研編是一項開創性工作,首次把防水環境、建筑類別與防水等級及做法建立了一種聯系,并確立了防水設計的使用年限;《建筑與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規范》是一項難度極大的工作——覆蓋面寬,涵蓋領域廣,欲取得各方統一意見是相當不容易的;《建筑與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規范》是有待進步完善的工作——還存在許多需要進行研討的科學技術問題,必須持續改進。
肖緒文院士認為,《建筑與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規范》一定要有工程防水的設計工作年限規定,材料生產企業才會去研究材料的耐久性。
肖緒文
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防水分會副會長、專家委員會委員、杭州金湯建筑防水有限公司董事長胡駿介紹了地下工程防水與結構同壽命的技術路線。他表示,用防水材料防水的核心就是選用優質合適的防水材料,通過合理的防水設計、精心的施工,獲得長期可靠的防水效果。防水材料的防水性能是一項綜合性能,并不是單一的不透水性指標。防水材料的防水性能包含了材料自身的物理性能和使用環境的適用性兩個方面。即使公認為優秀的防水材料,也有其使用環境的適用性。他認為,地下工程防水應以結構自防水為主,外設防水層為輔,二者應同時實施。
胡駿
下午論壇
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防水分會副會長、上海裕項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文中主持了下午的論壇。
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防水分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葉琳昌表示,從有關調査中得知,約有80%滲漏水是由施工中質量通病所造成的,且大多發生在細部構造處(節點部位)。從技術層面分析,造成滲漏的主要原因是設計、施工人員缺乏這方面的基本知識,而加強培訓、提高防水從業人員的技術素質刻不容緩;另外,也不能忽視一些細部構造的滲漏是由結構荷載、溫度變化和地基不均沉降等多種因素而引起的,這里還涉及到建筑、結構和相關專業設計中考慮不周,以及在施工過程中控制不當或違法、違規操作等問題。值得指出,當前的標準、手冊、文獻覆蓋的防水技術問題不足80%,甚至更少,而給出的答案并非完美無缺,因此需要從實踐中不斷探索、補充。
葉琳昌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副院長葛杰認為,要加強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助推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將改變未來建筑的建造方式。材料行業怎么適應建筑產業的突飛猛進發展,這是一個值得研討的話題。
葛杰
青建集團副總工程師王宇飛就基于總承包管理的建筑工程防水問題進行了分析。他認為,導致滲漏的原因有:施工操作人員熟練度及責任心,部分管理人員優化意識差,沒有動力改進。施工工藝可以優化,施工材料改進,工期緊張,成本受限。他建議要及時組織開展樣板引路,開展質量標準化工作,防水節點的優化,施工工藝的深化設計,新材料、新工具的應用,相關課題的深入研發,管理措施加強。
王宇飛
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工程研究院副院長馬躍強介紹了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建筑防水節點策劃與控制難點。按一般經驗估算,預制率大于30%的裝配式建筑,對于每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對應5000延米外墻結構接縫。裝配式建筑的外墻結構板之間存在大量接縫。結構需要妥善的密封,否則將導致嚴重的外墻滲漏問題。密封的原理是在接縫中進行填充密封膠來達到長時間密封防水的作用。
馬躍強
河南省長垣市防腐協會副會長、河南省第一防腐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振威介紹了環氧樹脂玻璃鋼在工業建筑防水中的應用。工業水池長期遭受工業大氣、工業污水、酸堿廢液的侵燭,表面風化嚴重,造成破裂滲漏,嚴重影響使用壽命。很多業主往往忽略了水質的腐蝕作用,特別新建水池不采取防腐蝕控制措施就投入使用,或長期使用不進行防腐維護,結果水池結構本身遭到腐蝕、滲漏嚴重,被迫停產進行防腐維修。這樣不僅影響生產,還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也影響結構本身的使用壽命。
林振威
MASARU株式會社鐘化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密封膠施工總監本鄉雅也對國內裝配式建筑常見問題進行了分析。他表示,目前設計、監理缺乏外墻防水設計能力,不理解密封膠防水真實含義,監理不完善;總包商缺少專業的對各工程實行專業管理的人,不理解工程施工的人進行現場管理,反復同樣的錯誤,只看重成本;各專業分包商擁有的技術缺乏,沒有相關適合的提案,不考慮之后的項目;工程公司缺乏可以進行施工管理和現場指導的人,可能夠進行事前探討的技術人員的缺乏,工人水平較低。這些原因共同導致了滲漏問題。
本鄉雅也
深圳市卓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李小溪分享了廈門叁仟棟防水工程經驗。她表示,2014年至2019年6月30日,零缺陷防水服務系統累計施工項目893個,防水面積1300萬平方米,項目遍布全國149個城市,已開保單581份,未發生一起滲漏賠償情況。
李小溪
上海開來濕克威防水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伏新合介紹了ARMOR鎧甲防水系統。防水設計工作年限、質量保修期大幅提高已是大勢所趨,開來濕克威順勢而為,推出ARMOR(鎧甲)防水系統,旨在讓防水層像堅不可摧、經久耐用的鎧甲一樣保護建筑的壽命全周期。他詳細介紹了開來濕克威“ARMOR(鎧甲)防水系統”的設計理念與系列產品。
伏新合
在河南藍翎環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蘇懷武看來,目前我國建筑在設計、生產、安裝施工、驗收評定等技術標準,缺乏配套的實施細則。在防水密封領域更是如此,設計理論體系不完售、缺乏合適的密封膠,現場施工和管理欠缺,系統配套不齊全等,使得防水密封問題始終是建筑細部節點密封的短板。他重點闡述了藍翎非固化密封膠在工程中的應用。
蘇懷武
會議期間,代表們還將對上海七寶社區10-04地塊動遷安置房項目進行參觀。據了解,該項目采用裝配式PC剪力墻體系,預制率達40%~42%。